華東師大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少年科學院第二屆科創(chuàng)大賽評選結(jié)果揭曉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
時間:2019-08-01
國際部少年科學院近期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該比賽分兩輪進行,第一輪比賽在4月11日進行,主要內(nèi)容是各組參賽選手在少年科學院內(nèi)部進行演講和展示,第二輪于5月16日舉行,比賽內(nèi)容為專家答辯。最終根據(jù)兩輪比賽綜合評定出獲獎課題。
以下是學生的獲獎情況:
同時,鑒于蔣仁俊同學在科創(chuàng)和組織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特給他頒發(fā)“杰出貢獻獎”。
蔣仁俊同學感言:
我是來自高二境外B班的蔣仁俊。很榮幸能夠在此次國際部科創(chuàng)比賽中獲獎,也很榮幸能夠擔任本年度的少年科學院院長。從高一開始我開展了兩個課題,一個是微生物學的,另一個是工程學的。一開始面對做課題我感到很陌生,需要填寫各種報告、做實驗以及完成論文,但是在指導老師們以及少科院相關老師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兩個課題并且參加了當年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其中一個課題獲得了三等獎。到了高二,我做的都是與同學合作的課題,希望在自己完成的同時也能帶動身邊的同學進入到科學研究領域,在這一年里我共完成五個課題,兩個社會行為與科學課題、一個工程學課題、一個微生物學課題以及一個環(huán)境工程課題。年初我參加了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通過區(qū)級評選、市級網(wǎng)評以及復評,最終奪得了浦東新區(qū)“明日科技之星”稱號、上海市“明日科技希望之星”稱號。通過兩年的科創(chuàng)經(jīng)歷,我學會的不僅僅是實驗操作的步驟,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收獲。有些實驗需要長時間的操作,并且需要秉持規(guī)范操作的原則,盡管如此依舊會面臨實驗失敗的風險,通過種種的考驗,我學到的是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最后,感謝華師大二附中提供的先進的實驗設備,感謝汪雪老師、曲耀老師、俞曉瑾老師、蘇百泉老師對于我課題的指導、感謝我的班主任謝丹丹老師對于我做科創(chuàng)的全力支持與幫助,感謝我的隊友們給予我的幫助。謝謝大家!下一學期希望有更多的學弟學妹可以加入到我們國際部的少年科學院中來,體驗科創(chuàng)的樂趣!
如需獲取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125國際學校!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 · 預約看校
上一篇: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來訪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