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G10社會學課程:我們是如何研究“絲綢之路”的?
來源: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
時間:2022-06-09
上下求索,更上層樓
研究能力在日常學習中的培養(yǎng)
為什么要學“絲綢之路”?
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在十年級下學期的社會學課程(Social Studies)中學習的是絲綢之路(Silk Roads)。之所以會選擇這個主題,正是著眼于絲綢之路是世界上最早連通東西的商貿之路,絡繹不絕的經(jīng)濟交往更是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科技的融合與發(fā)展。絲綢之路主題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中國的文化,也可以幫助學生具備全球視野。
我們學了些什么?
我們在本學期的學習中,共同閱讀了《Silk Roa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來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概況、地理環(huán)境。我們也分小組閱讀了《Silk, Slaves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一起討論了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物以及如何對這些歷史文物進行詮釋。我們還共同學習了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貿團體:粟特人,并圍繞著北周時期粟特人安伽的墓葬,來探討胡漢文明的融合,討論了“三兔圖”、“葡萄”等藝術圖案是如何沿著絲綢之路傳播,當然還有黑死病是如何隨著絲綢之路和意大利商人建立的貿易網(wǎng)絡,擾亂了整個中世紀的歐洲。
用探究來進行最后的總結
在同學們具備了對絲綢之路的歷史、環(huán)境、藝術、文化等內容后,我們學期末最后一項作業(yè)要求學生圍繞著“絲綢之路”的主題,撰寫一份研究計劃。這份研究計劃包括:研究問題、研究思路、相關史料及分析,并在完成計劃后,撰寫反思。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過程,提升學生ATL(Approach to Learning)中的研究能力(Research Skills),研究能力也最能體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展現(xiàn)。
一、提出研究問題
好的研究問題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包含具體的時間、人物、事件、區(qū)域等要素,不能泛泛而談;
要能夠和歷史概念,比如“原因”、“影響”等相關聯(lián);
可辯駁的,而非是封閉型問題。
不少同學根據(jù)上課的主題,或是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提出了非常不錯的研究問題。如:絲綢之路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小米種植、三兔圖、玻璃制作技術、佛教、黑死病、藝術、音樂、舞蹈、商業(yè)模式等在歐亞的傳播。
二、理清研究思路
研究者通過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來嘗試理清自己的研究思路,以便老師可以了解研究的可行性:
你為什么會選擇這個主題進行研究?
你希望通過研究解決什么問題?
你準備如何尋找合適的史料來解決你提出的問題?
三、尋找相關史料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學生確定了研究問題之后,就要尋找相關的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并分析史料中包含哪些有用的信息。
我們上課時介紹了學校為同學們購買的中英文論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wǎng)、Proquest等),以方便大家搜尋研究論文。同時,大家也通過自己的方式,搜尋到了很多有用的史料來開展研究。
四、反思研究過程
學生經(jīng)過探究提出了問題,并通過行動來尋找史料。下一步,就需要學生進行反思,看看在之前的過程中,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難,存在哪些不足,并思考如何改進。通過“探究-行動-反思”的循環(huán)過程,才能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向更深的層次推進。
我們?yōu)閷W生設計了如下的反思問題:
你在形成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在搜尋相關的史料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所選取的史料,是最為合適的嗎?你是否評估了這些史料的可靠性?
結語
研究能力是IB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能,探究更是IB學習者素養(yǎ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在學習“絲綢之路”的歷史主題時,一方面希望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相關的內容,同時,也希望能夠借助內容,讓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學生在其他的學科中也能受益。知識與能力的雙重結合,才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我們點亮學生智慧火花的重要途徑。
更多上海地區(qū)國際學校招生資訊,可以到本網(wǎng)站查看或咨詢。
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 · 預約看校
上一篇:木有更多了